质量之上,万物生长——盈飞无限海尔质量智能之旅小记

关键词:质量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盈飞无限

导语:质量,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尤其对行业领跑企业而言。只有在通过对先进质量学习、借鉴,创造与升华后,才能探索出了一条卓尔不群的质量智能之路。海尔便是这些企业之一……

有些事总让人无所遁逃,即使你不愿意承认……

“赚钱之神”邱永汉说:“日本人是匠人,中国人才是商人。”这里的所言的商人,透着无限精明,却并非溢美之词。尤其与前文的匠人相对。它意味着中国制造企业面对利润、面对效率、面对成本重压,匠心——质量或许永远只能败下阵来。

如果说70年代的“日本制造”声名约同于今日的“中国制造”,那么如今的“日本制造”早已是品质的代名词。在世人眼中,精明的日本人用略透着一点傻气的“匠心”成就了品质的卓越。而他们眼中精明的中国人,却在“中国制造”将产品销往全世界之时,被贴上了“廉价”与“劣质”的标签。诚然,没有谁的生活能够离开“中国制造”,但在很长时间里,没有几个人在心里真正瞧得起“中国制造”。

盈飞无限海尔质量智能之旅

盈飞无限海尔质量智能之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中国制造的这种“刻板成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渐渐被打破。正如我们所见:“中国制造”的阵营业已呈现出两级分化之势——凤毛麟角的优秀企业凭借卓越技术和过硬品质强势领跑,以绝对优势占据市场统治地位;而绝大多数企业还在凭“一己之长”,厮杀于制造业红海,面临人口红利日益退却、技术水平势均力敌、企业利润逐年下降、原料成本不断攀升的尴尬。

时代向前,企业若因循守旧,不审时度势,面临的只有优胜劣汰。部分聪明的企业在声势显赫的工业4.0浪潮,亦或更接地气的《中国制造2025》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质量。 这个名词从未如今时今日这般引人注目,与它同行的,还有一个新的名词让人如雷贯耳——工匠精神。

没错,行业领跑企业在通过对先进质量学习、借鉴,创造与升华后,探索出了一条卓尔不群的质量之路。其间的时代感、科技感与我们传统认知的匠人精神看似不同又相互交融。在有幸参加的“盈飞无限质量智能之旅走进海尔”活动中,笔者便为这些正在发生的有关“中国制造”的转变所折服。

不论你此前对海尔有着怎样的印象、期许,或者质疑,在走进海尔这家工厂时,你的心都是震撼的。

质量智能

盈飞无限质量智能

谁说大规模生产制造模式下匠心早已消耗殆尽?对品质的孜孜以求,本身就是追求匠心的一种体现;卓越品质工具,本身就是匠心的另一个载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海尔,我们看到了透明工厂、酷炫看板,无人车间、自动化操作,更看到了成熟应用的质量智能管控。从客户下订单伊始,产品制造的每一个步骤,包括何时排产、何时上线、何时发货,甚至产品在生产线上相对应的位置等全部可进行实时追溯。除生产信息外,核心模块的供应商、安全、噪音等核心质量信息也通过先进的盈飞无限质量预警定位分析系统而让质量工程师们一目了然。

不同于传统工厂堆砌的纸质质量报告、事后数字汇总、异常和事故责任界定模糊之类常态,海尔互联工厂基本实现了质量管控的无纸化。质量数据从诞生之时,就进入实时监控状态。一旦数据出现异常,质量工程师会第一时间收到通知并通过各类报告快速做出分析诊断。车间现场的质量看板更将实时的质量动态呈现在所有人面前。此时的质量,早已不是某个人、某个部门的质量,而是所有员工心中的质量;数据的每一个起伏,拨动的是所有员工的匠心。

也许你会说,“海尔质量并非如你想象”;也许你还会说:“这只是形象工程”。但能否请习惯于“吃瓜围观”的你也反省一下自家企业,反观一下自身的质量工作。也许你有经验,但是你没有一套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也许你有想法,但是没有条件能够将你的质量理念落地;也许你真的怀有一身质量绝技,但是仍深陷于落后的质量管理模式之中;也许你理念、技术、知识、经验都没有,却仍认为自己很优秀,很卓越……笔者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仔细研究一下,海尔为何能屹立于民族企业之林?是因为当年的砸冰箱事件,因为大把烧钱的广告投入,还是它真的在技术、品质上有过人之处?

今日中国制造虽有短板,有不足,但也确实在转变、在奋起。软硬件环境的变革、管理理念的更新换代无疑需要时间,更需要极具眼光和魄力的决策者们真正带着“脑子”去琢磨和研究:这样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客户需求千差万别、产品竞争格外惨烈的时代,如何才能生存下去,生存得更好?!而当企业优势不分伯仲时,质量无疑是赢得市场、赢得尊重的第一利器。对于领先的企业而言,谁的质量起跑在前,谁的品质比同行更优一步,谁必然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

是的,质量已成为市场评判企业的最高标准。对中国制造而言,质量之上,万物生长。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