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统计过程控制中鲜为人知的对与错

关键词:SPC,统计过程控制

导语:SPC是统计过程控制的英文缩写。今天,笔者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人们在接触SPC统计过程控制中鲜为人知的对与错。

SPC是统计过程控制的英文缩写,这点,做质量的人士想必都知道。但对SPC的认知,国内诸多“专家大儒”们对其的认知却存在不少误区。今天,笔者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人们在接触SPC统计过程控制中鲜为人知的对与错。

误区1:SPC数据的实时性问题。

科技的脚步早已如此现代化,SPC统计过程控制数据已不是从前大家认知那般。目前国际领先的SPC统计过程控制软件供应商早已实现SPC统计过程控制的实时监控与分析。将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与企业自有的MES、ERP等系统无缝整合兼容,一旦发现数据的异常,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会第一时间通过声、光、电等多种手段对质量管理人员及一线生产人员进行提示。同时先进的企业也会将SPC统计过程控制的报警机制与企业的生产线打通、联动。一旦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发出法警,生产会自动进入待定状态,从而防患于未然,将质量报废产生的成本降到最低。另外,先进的SPC统计过程控制系统还会通过自带的分析功能,帮助质量人员第一时间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找出造成数据异常波动的原因所在。从而帮助企业迅速排除质量隐患。所以,目前SPC统计过程控制软件系统的实时性早已替代了传统纸笔记录的滞后的SPC统计过程控制,其对生产数据监控功能也数倍放大。

误区2、防错、零缺陷与100%检验。

我敢说,企业进行精益、进行质量管控,最终的目标都是实现零缺陷。零缺陷的根本是什么?没有次品,所有产品全部100%合格。所以大家要做事前检测等一系列防错措施,要做事后分析,以及100%检验。其目标都是希望可以保证产品没有任何问题。但这座做法在现代化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虽然有效,却不失低效率与古老,甚至在美国很多顶级企业看来,这种做法略有愚蠢。为什么?诚如伊藤彭洋先生所说,生产的过程是活生生的,是变化的。人机料法环测,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存在对你的产品造成“致命”影响的可能。而这种可能除了实时生产的数据之外,绝对不是你在事前做防错,事后做检验就能解决的。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人机料法环测这些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交集,对生产做出哪些影响。而楼上所说的根源检查与防错就能实现根本的零缺陷,是不切合现代化生产实际的。因为你的一切判断都要基于实时生产过程中的数据来做结论。如果没有实时生产数据,仅靠事前防错,事后检验,无疑抓小放大,错过了最关键的一步——生产。毕竟,你的机器不是永动机,不论多先进的设备,他都会存在老化、磨损。都会对你的生产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而这只是上述六大要素中的一个。

另外,所谓抽样不是100%检测,不能实现零缺陷这话未免有些不像内行人说的话。倘若企业生产产品数量很小,100%检验或许还能行得通。换个角度,如果企业生产卷烟,或大规模生产电子元器件,您说100%检测,未免不切合实际了些。而且企业制定合理的抽样计划本身就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情。专业的SPC统计过程控制供应商在为企业实施SPC统计过程控制项目,其间的抽样计划制定都是由专业的统计学出身人士根据企业生产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生产环境,抽样计划自然也不同。但是按照统计学规律在制定合理的抽样计划后,企业完全可以从最科学的角度对生产过程进行正确的实时监控。而通过合理抽样节省下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则可以直接转化为企业的利润。

另外,不要以为员工自检一切都100%就ok,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的员工是不是拿着同一个标准样品在那里做检验以求蒙混过关。而这个问题,通过正确的SPC统计过程控制软件,可以帮助您完全避免。

还有,并非企业实施了精益就实现零缺陷,SPC统计过程控制是精益生产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的一切判断、决策都应根据最真实有效的数据来进行。不然,说企业要实现精益生产,那么必然少不了SPC统计过程控制,两者不应割裂也不能割裂。

误区三,在上马任何项目的时候,都要认真考察一下同行领袖企业是如何操作、进行。前车之鉴比摸石头过河好过得多。

哲学上有句话“说有容易说无难”。人类的认知总是有限的——包括爱因斯坦在内,尤其在一个自己没有深入研究过的专业领域。因此,很多从事精益的顾问、专家们,在大家对SPC统计过程控制这么一个专业的行业产品没有相应的研究与认知的时候,给建议一定要慎重。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