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导语:全面质量管理已经在许多企业得到应用,作为最新的质量管理方法,企业在推行质量管理中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
现代制造业,因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人们对质量管理也日益关注。在现代国际贸易中质量竞争已取代价格竞争而上升到了首要位置,“未来的21世纪将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必将成为时代的主体,探讨实现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对提高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中的全体职工参与,因为产品质量的优劣,决定于企业的全体人员对产品质量的认识和与此有密切关系的工作质量的好坏,是企业中各项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这些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所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需要依靠企业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体职工明确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发挥每个职工的聪明才智,主动积极地工作,实现企业的质量方针与目标。 实行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还要建立群众性的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是组织工人参加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全过程是指将质量控制从设计开发扩展到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任何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从全过程的角度来看,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的整个过程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环节所组成,每一个环节都或轻或重地影响着最终的质量状况。为了保证和提高质量就必须把影响质量的所有环节和因素都控制起来。为此,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包括了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全部有关过程的质量管理。也就是说,要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就要把质量形成全过程的各个环节或有关因素控制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管理体系。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组织角度来看,企业可以划分成上层、中层、基层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是要求企业各个管理层次都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当然,各层次活动的侧重点不同。上层管理侧重质量决策,制定出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政策和质量计划,并统一组织;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各类人员的质量管理活动,保证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中层管理则侧重贯彻落实上层管理的质量决策,更好地执行各自的质量职能,并对基层工作进行具体的管理;基层管理则要求每个职工要严格地按标准、按规程进行生产,相互间进行分工合作,并结合本职工作,开展合理化建议和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不断进行作业改善。
从质量职能角度看,产品质量职能是分散在企业的有关部门中的,要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把分散到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充分发挥出来。但由于各部门的职责和作用不同,其质量管理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为了有效地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就必须加强各部门的组织协调。可见,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是要“以质量为中心,领导重视,组织落实,体系完善”。
4.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大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化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发达国家自有成本发生率有的达到30%左右的水平,每个产品都凝聚着整个社会的劳动,是社会分工与合作的产物,反映着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因而,提高产品质量不仅是某一个企业的问题,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的推动,以提高全社会质量意识和质量水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水平,提高和增强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企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是一场改进生产、增强整体竞争力的革命,也是应对激烈竞争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