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应将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与实际管理工作有效结合

关键词:企业质量管理系统

导语:国际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与企业实际管理这两者在关系上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二者没有得到有效地结合,这导致了我国企业内部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在运行的效率上大打折扣。

国际化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在国内企业导入已有二十几年时间了,但总有一些企业没有将它与实际管理工作有效结合,有的甚至出现了“两张皮”现象,企业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执行得很严格,但又为了符合ISO标准而硬生生去遵循一些条例,没有将国际化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与自身的管理有效结合,导致了执行人员怨声载道,工作量大大增加,严重影响企业质量管理系统持续有效运行。那么我们应如何将这两者巧妙结合呢?

首先,应着重做到对“成长期”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管理框架的构建。企业通过多年打拼,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为了更快、更长久的发展需要,进行了公司化改造,出发点是想按公司制运行的模式运行,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但主要领导自身并没有完成向公司制企业角色的转变,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与国际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在要求上有一定的出入性。

此外,国际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与企业实际管理应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对一个企业来讲,其实际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企业对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要求的理解也出现较大偏差,将ISO标准理解成一个具体的制度,认为采用了标准就能够规范管理,出现“套用”标准的现象,结果就是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没有体现自己的特色。因此,企业应将内部管理中质量方面的内容,按照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要求进行分析,加以规范,形成相应的文件或要求内容。不能在已有的管理控制体系之外,另行增加一套,这是保证系统运行有效的前提。

另一方面应做到对“成熟期”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管理理念”的引导。通过“成长期”管理系统的运行,使得认证组织取得了显著的绩效,不仅促进了内部管理和对外宣传,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量管理人才,很多管理人员伴随着体系的发展而成长。但一旦进入了“稳定期”,许多企业面临着一个发展瓶颈问题,“成熟期”管理体系呈现以下特点:

1. 管理系统进入稳定期,很难看到明显的改进绩效,系统运行如何进一步发展成为难题,似乎失去了方向,不知道今后从哪里入手。

2. 管理人员对认证标准比较熟悉,对系统运行失去了新鲜感,甚至对管理要求熟视无睹,资源投入不够,重视程度下降,更有甚者觉得系统失去了作用。

上述现象普遍存在,也很正常,是管理领域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质疑或困惑。因此,对于“成熟期”企业质量管理系统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成熟的管理系统,需要树立正确的认识观,必须在管理理念上提升认识,否则不可能正确处理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成熟期”企业质量管理系统,有必要在管理理念上给予适当引导。

国际标准的企业质量管理系统与企业实际管理这两者在关系上虽然存在上述问题,而且没有得到有效结合,这是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改善的。但企业能够生存、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定是具有自己的管理特点和运行特色,各主要环节控制有效是一定的,只是有些地方不够规范,从而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要擅于发觉自身的不足并有效地改进,多学习和借鉴成功企业的经验,为中国的企业能够成功“走出去”做出贡献。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