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兰博士:六西格玛是如何融入质量运动史

关键词:六西格玛

导语:本文是2002年美国记者专访朱兰博士在《透过历史看改善》一文中,有关六西格玛是如何融入质量运动史问题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自从1924年以来,朱兰博士就一直积极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几十年来,朱兰博士创作出了许多国际上领先的参考文献、培训课程、培训书籍和录像带,这些作品被译成了16国语言文字广为流传。本文是2002年美国记者专访朱兰博士在《透过历史看改善》一文中,有关六西格玛是如何融入质量运动史问题的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除了几个与众不同的显著特征外,朱兰博士认为六西格玛与质量改善没有实质性的不同。

六西格玛质量体系是美国商界第一个引起众多高层管理人员注意的质量改善运动。业务流程再造虽然很快引起了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但企业再造并没有行程一场真正的运动,也没有永久地成为公司管理机制的一部分。因此,朱兰博士认为六西格玛在美国质量史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因为六西格玛使高层管理人员开始关注质量,媒体也对此给予报道。当然,日本的情形与此不同,但这在西方质量史上却是独一无二的。

六西格玛另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以其称之为黑带和绿带的待遇来看待质量专家的独特方式,这在质量运动史上是前所未有的。类似这种情况也只出现过一次:二战期间实施的统计流程控制。当时,联邦政府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来协助公司为军队提供高质量的物资。他们雇佣了一些统计专家指导公司如何运用科学取样法和Shewhart法处理数据。政府免费为军用物资提供商提供此类培训,各公司派遣年轻的工程师和质检员来参加培训。这是一群精力充沛、聪慧的年轻人,他们在公司内没有获得很多有益的启发。现在他们认识了很多同行,并在培训结束后继续保持联系。正是这群人组织创办了交流统计过程控制的经验的社团,为美国质量控制协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质量控制工程师成了一种新型的职位,他们不再是徒有奇思妙想却靠边站的工程师,他们也有机会名扬千里,他们为此种职业自豪。

黑带与质量控制工程师很相似,作为一个群体,他们以自己从事的事业为荣。与战争时的想法不同,他们认为自己在从事杰克韦尔奇在商业领域的工作。与质量控制工程师不同,黑带没有资格认证,这是他们的缺点。他们不必通过考试就能得到该头衔,这种情况有待改善。因为黑带的标准很宽泛,一个公司的黑带与另一公司的黑带可能大相径庭。

尽管存在这种不足,六西格玛运动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征,即大多黑带都要经过相当严格的培训。这种培训十分重要,你怎样估计他的重要性都不为过。现在黑带供不应求,他们要求的工资都很高,这种情况促使人们去学习这种知识,并希望参加论坛交流思想和心得体会。可以说,六西格玛已经成为希望职业快速发展的年轻人的培训基地。

当然,日本不需要内部大学的推动就将质量融入到他们的文化中。日本沿袭着自己独特的传统,并引以为豪。他们努力成为最好的,以此在世界上争得一席之地。这一目标驱使他们大规模地进行质量改善,并日臻完善。二战前,日本最优秀的人才一直为军队效力。战后,日本人认识到他们必须通过贸易才能达到目标,而不是依靠军事力量。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其商品销不出去——商品声誉不太好。最好的公司,即精英公司,过去供应的是军用及其,从不生产出口商品。而民用企业却在生产圣诞节早上就破损的玩具以及一闪就灭的灯泡。
日本的产品需要彻底改善,这就是他们的领导注重持续改善的原因,但他们能够坚持不断地改善是由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们的产品不仅售出,还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此外,日本人还将持续改善的理念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为全体劳动力提供培训从而取得巨大的进步,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在朱兰博士的讲解下,六西格玛显得更加生动而形象。此外,不论是六西格玛衍生出来的黑带,或是二战后迅速依靠质量改进理念崛起的日本制造,我们都能发现,正是源于对更好产品和服务的不断追求和改善,才会有今天迅速发展和扩张的制造业。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