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理必读,制造企业如何实现零故障?

关键词:零缺陷

导语:在制造企业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提高效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故障是设备损耗的七大元凶之一,因此,制造企业需要对故障进行研究并制定消除故障实现零故障的对策。

零故障,顾名思义就是故障为零,没有故障,在探讨零故障之前,我们应该先学习什么是故障。在制造企业中,最大程度地发挥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提高效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故障是设备损耗的七大元凶之一,因此,制造企业需要对故障进行研究并制定消除故障实现零故障的对策。

什么是故障呢?所谓故障就是设备失去了规定的功能。

功能停止型故障:往往是突发性故障

功能下降型故障 :是指设备没有达到其原有功能,往往是慢性型故障。

从故障发生的形式看,突发性故障其原因易于查明,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比较明显,因而也比较易于制定对策。与此相反,在慢性情况下,造成故障和不良的原因很少只有一个,常常很难明确地掌握真正的原因,即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太明显,因此比较难以制定对策。

突发性故障,一旦发生,其损失较大,故而都会迅速设法解决。但是慢性损耗由于每次造成的损失不大,因而常常会视而不见。慢性损耗被长期放任不管主要有以下原因:

1、由于未弄清原因,就采取了错误的措施,结果当然不理想,连续几次,从而丧失了信心;

2、由于生产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停止生产线以采取根本性的解决措施,而只是作了些应急措施,因而经常发生慢性损耗;

3、虽然知道有慢性损耗,但对其量尚未掌握,或对损耗的程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所有没有采取措施;

4、没有认识到有损耗,一方面由于知识和技能的不足而发现不了损耗,另一方面对某些损耗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得已的,如检查停机损耗、速度下降及修整损耗等;

5、这第五方面的原因是最不应该的,就是责任心不够,明明知道有损耗的发生,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遇事推委、得过且过。一个人要是没有工作的热情和干劲,缺乏足够的责任心,那是什麽事情都干不好的。

因为形成慢性损耗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并且其原因常常会变动,各原因之间相互重迭、交叉、组合、影响,多种原因绞合在一起,极难真正把握。因此作为对策,就应对所有可能形成原因的因素都制定相应的对策,使之维持于正常的状态。

要制定对策,首先要把握慢性损耗,因此作为减少慢性损耗的对策,我们要认识微小缺陷。

所谓微小缺陷,系指那些缺陷不明显,对不良、故障等结果影响小的缺陷。如灰尘、污垢、松动、泄漏、腐蚀、变形及温度、振动、声音等的异常等等。对这许多微小缺陷,人们往往认为不予处理也无妨碍,然而正是这些微小的缺陷,作为故障的种子已经播下,只不过现在以潜在缺陷的形式没有暴露而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对重大缺陷十分重视,一直采取种种对策来解决,但对这些微小缺陷,故障的种子却往往视而不见,其实我们只要暴露和消除这些隐含的微小的缺陷就可以避免很多重大的缺陷和故障。这是因为:

第一、微小缺陷积聚后会产生乘积作用,即:

☆诱发其他缺陷;

☆与其他缺陷重合后,产生更大的影响;

☆与其他因素间产生连锁反应。

第二、如果对微小缺陷放任不管,这些缺陷就会“长成”重大缺陷从而产生故障废品等。

那么如何去发现缺陷呢?通常要注意以下二个方面:

1、应具的基本条件

所谓应具的基本条件就是从原理和结构的角度去分析设备所应具备的条件,或以功能为中心进行分析时的理想条件。这里包括:

☆必要条件:如不满足这些条件,设备就不能运转的条件;

☆充分条件:这也是希望条件,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设备虽也能运转,但常常会引起故障和废品等。

2、认真对待微小缺陷

☆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微小缺陷的重要性;

☆了解微小缺陷的各种表现形式;

☆提高技术水平以利发现缺陷;

☆加强责任心,积极主动地发现和消除存在的各种缺陷。

设备的各个零部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老化,而且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定期测定老化状态,对达到一定程度以上的予以复原,这也可使故障和不良得到有效的避免。

零故障的基本观点

零故障的基本观点认为设备的故障是人为造成的;人的思维及行动改变后,设备就能实现零故障;要从“设备会产生故障”的观念转变为“设备不会产生故障”;  “能实现零故障”。

有人可能要问,按照零故障观点,设备岂不可以永久地使用下去了吗,这里我们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就是自然老化和强制恶化。所谓自然老化就是虽然使用方法正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发生了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初期的性能逐渐下降。而所谓的强制恶化是指未按应有的方法作业,人为地促使了恶化。比如,应加油处未加油,或虽加油却量过少或周期过长。还有未进行应有的设备清扫等等,即该做的事没做,都会促使设备恶化。这样,设备的使用寿命就低于其应有寿命,大大短于自然老化的寿命。因此零故障观点的意义在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故障,做该做的事以避免强制恶化,延缓自然老化。

目前为止,之所以还存在很多故障,往往是没有抓住故障的真正原因。在故障发生前,通常都存在一些微小的、隐含的缺陷。如果在故障发生前,对这种不引人注目的、最终导致故障的潜在缺陷加以重视,并及时改善,就可以消除故障。

由此可见,潜在缺陷的明显化处理是“无故障”的原则。

为了实际推进这项工作,我们针对可能产生故障的原因,导出实现零故障的五大对策:

1、具备基本条件

所谓具备基本条件,就是指清扫、加油、紧固等。故障是由设备的劣化引起的,但大多数劣化是由于不具备基本条件3要素引起的。

2、严守使用条件

机器设备在设计时就确定了使用条件。严格按照使用条件使用,设备就很少产生故障。比如电压、转速、温度及安装条件等,都是根据设备的特点而决定的。

3、使设备恢复正常

一台设备,即使具备了基本条件,保证使用条件,由于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因此设备还是会发生劣化,产生故障。所以使隐含的劣化明显化并使之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意味着我们应经常地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检查和预防修理。

4、改进设计上的不足

有些故障即使采取了上述三种对策后仍无法消除,它们往往是由于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过程中的不足或差错所造成。对这类故障应认真分析并对这些缺陷加以改善。

5、提高人的素质

所有的对策都要由人来实施,在实现零故障的过程中人是最根本的。首先,每个人都要有认真的态度,兢业的精神,其次,对故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最后就是要提高操作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

总的来说,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下面这几方面的工作:

防止劣化的活动:正确操作、准备、调整,清扫、加油、紧固等;

测定劣化的活动:检查使用条件,对设备作日常、定期检查以早日发现故障隐患

复原劣化的活动:及时消除隐患和劣化,使设备恢复到正常状态。

【总结】

对故障我们已作定义就是设备失去了规定的功能,再从故障的字面看,它是由人“故”意而引起的“障”碍,即故障的根源在人,它是由于人的思维方法和行动上的错误而引起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及其相应的行为的结果以故障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只要改变与设备相关的所有人的认识,增加相应的知识,提高其技能,改进其方法和行动,故障就会消失。由此我们得出零故障的观点以及实现零故障的五大对策。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