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控制应如何选择Cpk、Ppk?
关键词:Cpk,Ppk
导语:滨州渤海活塞的徐总在应用盈飞无限SPC软件的实践基础上,为我们讲述了Cpk和Ppk的区别以及在过程控制中如何选择Cpk、Ppk。
谈到过程能力,就要说到Cpk和Ppk,二者有什么区别?标准差的计算方式不同?取样方式不同?对同一过程数据,Cpk>Ppk?不知道你认同哪一点,下面我们就来听听滨州渤海活塞的徐总是如何理解二者的区别,以及在过程控制中如何选择Cpk、Ppk。
Cpk和Ppk的区别
Cpk是过程能力指数。对其理解:只用于稳定的过程, 是指在没有异常情况表现出来的最好表现,是普通原因决定的。其样本标准偏差是RBar除以d2,是估算,因为总体标准偏差难以得到。样本的要求要统计受控状态,实际应用中应剔除异常点后再计算Cpk。计算Ppk则不需要。取样要求要计划。影响因素是人机料法环,但是要在受控状态。而Ppk是过程性能指数,不考虑过程是否受控,不受控状态也不剔除。在此意义上说,Cpk所考虑的人机料法环,其要求是正态、受控的。而Ppk则不作此要求。所以,同一组数据做统计,通常Ppk小,Cpk大。虽然这很颠覆,但从道理上来讲,也是这么理解的。如果是大于,可能是取样有问题。因为Cpk包含了人机料法环,其变异小。其分布是正态的。Ppk不作这要求。Cpk计算过程中剔除了异常过程点,Ppk没有剔除异常过程点。所以,Ppk包含的变差大,其能力应该小。其实,将Ppk用于短期能力指数计算上,就是因为短期能力的受控性能不知道,这并不意味着短期制程要计算Ppk,需要大于等于1.67,所以说Ppk小,得出这个错误的结论。因此,在短期制程中,顾客应该更关注Ppk。在实际过程中,产品到了顾客那,再计算Cpk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取样受限制。如果是有序的编号包装,可以取1号、10号、20号、30号,但在实际过程中是随机取样,所以在实际过程中,应该计算的是Ppk,而不是Cpk。
因此,既要监控Cpk,也要监控Ppk,为什么只监控Ppk不行,因为在计算Cpk时,已经将异常点剔除,但是这些数据是否符合要求,不通过Ppk的验证是无法得知的。因此,在日常运用过程中,对生产厂家而言,Ppk和Cpk应同时应用。既考虑过程是否满足能力指数,又满足客户要求。
在过程控制中如何选择Cpk、Ppk?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建议Cpk和Ppk同时使用。第二个,八大判异原则都要使用吗?这个在日常工作中,有大量讨论,并且相当激烈,这也关系到刚才提及的第三类能力状况的重要依据。
这是八大判异原则,可快速记忆:1点A区外、2/3点B区外、4/5点C区外、6点递增减、9点同侧、8点无C区、14点交替、15点在C区。但是大家在使用中有困难,容易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因此为什么要用SPC,盈飞无限的SPC能够建立很好的使用模块。
这是缺离的数据给拿下来,以下摘自《SPC》第二版的第20页,这是对两类过程的描述。第二类过程,受控但能力不满足要求。第三类过程,能力满足但是不受控。较顾客而言,更倾向于第二类还是第三类过程?没有一位顾客会选择第二类,但是第三类有需要慎重选择。对顾客而言,相对第二类过程,第三类过程还是可接受。而且在《SPC》第二版中也讲到:并不是只第一类过程是可选的,第三类过程可以有条件的选取。这也是八大判异准则的实战选用经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旦过程不受控,就会反复修改过程。在特殊原因经评定可接收的情况下,应有条件的选择判异准则:根据能力指数(Cpk/Ppk)的大小,有条件的选取:当Cpk/Ppk >1.67、1.33< Cpk/Ppk <1.67、Cpk/Ppk <1.33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判异准则。但是,Ppk和Cpk要同时监控!
以上是滨州渤海活塞徐总在使用盈飞无限SPC软件的实践基础上,所为我们讲述的Cpk和Ppk。他认为在生产过程中,Cpk和Ppk同等重要,既要监控Cpk,也要监控Ppk,因为,Cpk考虑的人机料法环,要求正态分布与过程受控,而在短期制程中,顾客应该更关注Ppk,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既要考虑过程满足能指数,又要考虑顾客的关注点。举个离职,我们可以把PPK、CPK比喻成刘翔跨栏成绩,PPK是教练对刘翔成名前的每次训练评价,他需要了解每次成绩背后的原因。而CPK是刘翔职业生涯的综合评定,相当于子组抽样取平均。关于Cpk和Ppk的区别以及如何选择,你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