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管理5个要点,不是忙就可以出错!

关键词:工厂管理,生产计划,

 

离过年很近了,旺季,工厂事很多。小刘是这家工厂的生产计划员,这些日子,按他自己的话说,忙得连上个厕所都没有时间。但是,忙,并没带来成果,反而因出错,被他们经理以及厂长训了几次,小刘觉得很委屈,也觉得特别累。

出了错挨训,这不很正常吗?小刘为什么觉得委屈呢?这得从这个工厂生产计划员这个岗位说起。

小刘他们工厂不大,甚至说很小,生产计划归属于生产部生产计划员这个岗位。

在小刘入职前,小刘的上一任,只负责生产计划排程(即接销售订单进行排产)。当时,生产部另外还有位生产文员,这位妹子呢,主要负责生产办公的事务性工作(比如考勤、办公用品管理、会议安排等等)。

因上一任生产计划员离职,小刘今年年初应聘入职(一位朋友推荐与介绍的,工资待遇还算可以,并且离小刘家里很近)。小刘做计划多年,能力还算不错,不到两个星期,他就完全接手和理顺了生产计划的相关工作。

但是,让小刘没想到的是,从这开始,小刘的工作事项逐月增加,几乎是一个月增加一项,直至小刘因事多而频繁出错。

工作逐项增加的两个典型案例

一个生产计划员都能增加哪些工作呢?有很多,比如小刘觉得仓库盘点不准,经理就要求小刘必须每月参加仓库的盘点(是参加,和仓管一起进行实际盘点操作,而不是监督)。

等等这些,不一而足,难以一一细表。下面列两个小刘说的典型的例子。(小刘的工资比他的上一任高一些,但也高不了多少,30%的样子。)

1、物控相关的工作。

因工厂要货(即下单采购)以前由对应的仓管负责,经常出现断料情况,严重影响生产,并且仓库经常处于爆仓状态,给小刘的生产计划工作,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被动。

小刘入职后,经理认为小刘工资较高,并且小刘也是工厂特别请来的专业的计划人员,在与厂长商量后,物料请购的工作(或者说物控)交由小刘负责。

因刚入职不久,基于表现自己和体现自己专业和能力的心态,小刘进行评估后,觉得自己完全有能力也有时间完成这个工厂计划和物控的工作,于是爽快的接受了这个安排。

这个“爽快”后来成了惯性,也让小刘特别后悔。不过,可惜的是,一些观念形成后,再改变,已经太难。于是,后续的小刘增加任务,增加工作量,一次次“被爽快”。

这个物控相关的工作,后来,大概一个多月后,小刘多方努力,终于又理顺了,并且,计划与物控一起,做得也还算轻松(这倒不是因为小刘的能力超强,主要是因为工厂小,计划与物控事务相对简单,并且,之前的几位同事都是半路被强拉上船的,相对能力欠缺一些,比如,在小刘入职前,上一任生产计划和那位生产文员妹子的Excel水平,仅限于知道求和)。

2、生产统计相关的工作。

这个工厂小,管理相对粗放,以前,关于车间的损耗控制与管理,仅限于口头强调和现场处罚。在小刘理顺物料后,生产经理表示,车间的损耗需要真正的管起来,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车间的物料损耗。

对生产损耗进行管理控制,当然要数据,这数据从哪来呢,当然由小刘负责想办法,负责去做。小刘不好拒绝,也不知道如何拒绝,就这样,这相当于生产统计的工作,又成了小刘的一项日常工作。

小刘花了不少时间,终于建立了生产物料损耗统计与计算的相关模型,并开始自己每日收集填入数据进行制作(不是有一位生产文员吗?小刘指望不上,放心不下,更指挥不动)。

到两个月前,这个生产损耗模型已正常运行,基本能够反馈出各个车间的物料损耗情况,并能分析相关的损耗原因。

工作越加越多,终于,出错越来越多。

如果仅仅是增加了以上的一些事项,小刘觉得还没有什么,因为,这些事项多多少少和计划有些相关,加之他的建模能力较强,大量的数据处理由模型完成,工作量的方面小刘还可以承受。

但是,更多的任务来了。

上个月,生产文员提前休婚假(小刘也搞不懂,春节结婚,为什么提前这么久休婚假),这生产文员的一摊子事,经理极其自然的安排小刘接手。

这一次,小刘反对过,但他的理由被经理一一否决,而经理的理由小刘则无法反驳(或不敢反驳),比如,做考勤,一个月就一次,能耽误你多少时间?

生产文员的事,尽管不多,但有些是需要花时间去耗的(比如安排会议与通知各位大爷到会),加之小刘在这方面的能力确实弱了一些,于是,这些日子来,小刘忙得上厕所都没时间。

也正因为事杂,因为忙,小刘这一个多月来,多次出错,也多次挨训。结果是,他所有的付出,因为出错而不值一文,这是小刘觉得委屈的最大原因。

其实,在挨训时,小刘也嘀咕到,太忙了,没办法不出错。但经理不认可这理由,厂长更是大怒,问他:忙就是出错的借口吗?

小刘无力反驳。

忙,就是出错的借口。

听完小刘的故事,就他这个情况,我觉得,我有必要帮他说一句:忙,就是出错的借口。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长时间忙乱的人,哪能不出错。这不是借口,这是事实,这是经过古今中外、古往今来若干大师验证和总结过的真理和事实!

常在河边走,要想不湿鞋,也容易,最好的方法就有两个,要么不在河边走,要么,不穿鞋。职场上也一样,要想不出错,最好的方法也有两个,要么,不做事,要么,不承担。

但是,没有不做事也没有不担当的职场。在职场上,我们必须要在河边走,又必须要穿鞋。我们必须要做事,又必须承担出错的后果。

解决因为忙而出错的两个思路和方法。

对于必须要在河边走而又必须要穿鞋的人,要想不湿鞋,仅靠小心翼翼显然是不可能做到的,那么,怎么做呢?或许有个思路或两种方法可以采用。

1、降低概率,减少在河边走的频次和时间。

去河边的次数少了,在河边走的时间短了,自然,湿鞋的可能性就小得多。如果我们再小心点,加上一点运气,说不定,还真的可以不湿鞋。

这点,说直白点,其实就是减少我们的事务,让自己不忙,或至少不“很忙”,不“太忙”。这样,可以大幅度减少我们出错的概率。(当然,如果因为能力问题,哪怕只做一点小事也出错,这种情况,不在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

减少在河边走的频次和时间,其实是一种最常规的做法,但往往也是一种最容易被人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所不认可的做法,比如小刘的厂长所振振有词的“忙就是出错的借口吗”。

大家为什么不认可这种做法呢?因为,我们总觉得忙比闲好。君不见,加班加点的讨人喜欢,准点下班的老板不待见。至于加班做了什么,甚至为什么下班,那往往都不重要。

但实际上,对于职场上出错,我们想办法降低概率,减少在河边走的频次和时间,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预期保护,找双能防水的鞋。

常在河边走不湿鞋的第二种方法是找双能防水的鞋,这个方法很好理解,但这个方法有个前提,就是首先要承认在河边走会湿鞋,至少可能会湿鞋。也就是说,我们要承认,如果我们的事多了,我们太忙了,我们的出错概率就会高得多。如果不认可这一点(比如小刘他们厂长),这一条可以忽略。

那么,在职场怎么找到能防水的鞋,怎么去防水呢?我建议的做法是制定预案,对可能的错误提前确定补救措施,并在发生错误时,积极补救。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后段补救是管理的一种选择,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后续我可能会抽时间大幅度修改这篇文章,敬请到时关注阅读),提到后段补救的问题。

我为什么要提后段补救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一些错识在很多情况下,因历史原因,因我们的资源及能力的原因,我们无法避免,我们无法控制,我们也无法解决;二是当错误无法避免时,我们再强调错误本身就失去了意义,我们需要做的,是要减免错误可能带来的后果,要想办法进行补救。

后段补救,有时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是有效方法。

常在河边走,保持不湿鞋的第二个方法是后段补救,找到职场上的防水鞋。

总结

在职场上,我们无庸讳言,也不用故做大方,我们可以大声的说,忙,就是出错的借口。

职场上,我们不能怕出错而不做事或不担当,同时,我们也需要承认因为忙而增大出错的概率。

当然,我们也需要寻求解决因为忙而出错的方法。

常在河边走,我们需要寻找不湿鞋的方法,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应对因为忙而出错:1、降低概率,减少在河边走的频次和时间;2、预期保护,找双能防水的鞋。

从质量到卓越的第一步

下一步